详情
高考志愿填报

高考志愿填报的两种投档录取模式


虽然大家都知道报志愿是什么意思,但并不知道志愿填报分为两大类,第一是顺序志愿,第二是平行志愿,二者投档原则不同,报考技巧也不同。


投档原则差异对比


顺序志愿比较传统,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几所心仪的大学,然后进行排序,分为第一、第二和第三志愿,每个志愿只能填一所院校,投档时,以分数为原则,对第一志愿报考同一所院校的学生进行排序,录取即投档成功。


如果第一志愿没有录取,第二志愿院校仍有空缺,那么考生将进入新一轮排序……以此类推,直至投档成功为止,可以理解为论分录取。


注意:高校会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的考生,只要第一志愿生源充足,即使第二志愿考生的成绩再高,大概率也不会录取。


平行志愿就是考生的一个志愿中有若干所院校,先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,再依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顺序、结合高校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依次进行检索,当检索的志愿有投档缺额时即进行投档,投档成功后不再检索填报的后续平行志愿。


也就是根据考生的分数,系统根据考生所填写的心仪的高校招生计划,进行实时查找,如果有空缺,就会完成投档,可以理解为见缝插针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一轮完整的平行志愿检索投档过程中,每位考生最多只有一次投档成功的机会。


注意:


1、如果第一所院校录取不上,后面几所院校有可能都录取不上;


2、各省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大都只有一个志愿顺序,不再设置后续志愿;


3、若院校投档人数大都比招生计划多,投档的考生不可能全都录取,尤其是已被投档但分数偏低的考生会被退档;


4、专业志愿填报较高而又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被退档。


两种填报方式的技巧


顺序志愿


技巧1:选好第一志愿院校。可用前三年高校录取平均分线与省控线差平均值作为参考标准,将自己的分数线差与目标院校平均分线差对照。


技巧2:第二志愿拉开梯度。需要分析什么样的院校会进行二志愿招生,可根据过去至少三年的录取数据,筛选出常常第一志愿录不满的院校、偏远省(区、市)的部分院校、部分偏冷的行业特色明显的大学等。


平行志愿


技巧1:交叉突破。文科考生报考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,理科考生报考文史类院校的理科专业。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,使考生可以较低的分数被录取。


技巧2:充分注意文理兼招的专业,某些文理兼招的专业易为一些竞争力不强的考生所突破,像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文学、教育学、法学等学科门类下边的绝大多数专业都能实行文理兼报。


技巧3:对自己的分数要心中有数,如果对A志愿的第一顺位院校没有把握,那么选择后面顺位的院校时就要保守一些,以免竹篮打水。


高考填报志愿4大误区


误区1: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来报志愿


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,有的还有“大小年”现象,即一年高,一年低。考生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,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、分数线对应的考生“位次”等。


误区2:不仔细看招生章程


招生章程里面的信息非常丰富,包括高校全称、校址、层次、办学类型,在有关省(区、市)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,专业培养对外语(课程)的要求,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等,不可轻易忽视。


误区3:家长太多干预


考入什么样的学校,上什么专业,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,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,上大学的是孩子,而不是父母。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,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,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。


误区4:只选热门专业


热门专业分数高,竞争激烈,如果成绩不太突出,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,容易落榜。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“热门专业”而又不忽视“冷门专业”,“冷热”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。


在选择高考志愿时,要考虑考生的自身特性。考生自身特性包括:个人兴趣爱好、个人性格特征、个人能力所及、个人身体条件等方面。


总之,考生必须先准确定位自己,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先查看各个学校的《招生章程》,看孩子的自身条件有没有受到“录取规则”的限制,还可以查看学校的招生计划和近年录取线,科学分析院校的录取数据来进行志愿填报。


注意:对于高考成绩不理想、未考入理想大学的学生,国际本科提供多元化的升学路径。

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国际本科招生简章


高考志愿填报